在當前工業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不少工業企業開始“不務正業”。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長李毅中在近日召開的第十屆中國工業論壇上表示,去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6.3萬億元,增長12.2%,但是主營業務利潤增長只有4%,這意味著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更多在通過副業掙錢。
“副業是什么?對外投資收益,搞股票,從事房地產,搞理財,甚至賣資產變相折舊。開個玩笑是不務正業,實體經濟空心化、實體經濟邊緣化,帶來很大的問題。”李毅中表示,解決企業的經營困難,除了企業自身努力外,政府需要從財政、稅收等多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支持實體經濟。
業內專家表示,工業企業過多地將資本投入到非主業上,將導致實體經濟發展效率不高,勢必影響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
在李毅中看來,近年新興的互聯網金融為民營資本進入和小微企業融資提供了新路徑,這或將成為化解實體經濟空心化問題的重要方法。“應該包容、扶持互聯網金融,同時加以引導和監管。民營資本和互聯網金融倒逼金融體制改革,就像節能環保倒逼工業改革,是個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