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宏觀經濟數據的出臺,再次釋放經濟企穩的信號。近日,10月宏觀經濟主要數據陸續公布,出口、工業增加值增速回升,消費持平,固定資產投資小幅回落。業內認為,從目前看來,10月經濟延續了企穩態勢,但受去年翹尾因素影響,四季度GDP增速有望回落至7.7%左右。
從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來看,1-10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51669億元,同比增長20.1%,增速比1-9月回落0.1個百分點;10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491億元,同比增長13.3%,與9月持平;10月我國出口1854億美元,同比增速由9月的-0.3%回升至5.6%,超出此前市場預期。
北京市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趙弘表示,出口增速回升明顯主要受國際市場改善影響,消費增長持平因為目前新的消費熱點還沒培養起來,政府也沒出臺促消費政策,導致增長乏力。當前不少行業面臨產能過剩問題,影響了市場投資信心,因此投資增速出現小幅回落。
此外,工業數據表現也可圈可點。10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10.3%,比9月加快0.1個百分點;10月我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4%,較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回升,創下了18個月以來的新高。
“工業增加值、PMI增速回升,說明目前實體經濟出現好轉跡象,市場需求所有改善,企業生產經營活力逐漸恢復,但能否持續還需繼續觀察。”趙弘說。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認為,10月工業生產環比加速,出口好于預期,消費平穩,投資同比略有回落但環比回升。整體來看,經濟增長回暖勢頭繼續鞏固。
雖然四季度經濟開局平穩,但業內認為,受穩增長政策效果減弱及去年基數較高等因素影響,四季度經濟增速可能再次回落。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此前也表示,對于9月部分經濟指標的變化需要重視,有些指標的回落與經濟內部結構沒有根本改觀有一定關系。由于基數等方面原因,四季度經濟繼續上行確實有些壓力,但總體而言,中國經濟保持平穩運行是大概率事件。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經濟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周清杰指出,從目前來看,三季度經濟雖然回升,但是受沒有新的穩增長政策出臺及基數因素影響,四季度GDP增速可能回落至7.7%左右,經濟增長回暖趨勢還不明顯,三季度7.8%的增速將成為年底高點,全年完成7.5%的目標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