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2012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白皮書,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人權保障,以及人權領域的對外交流與合作六個方面,全面介紹了近年來我國人權事業發展取得的新成就。值得一提的是,“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人權保障”首次單獨成章被寫入白皮書。
多位專家認為,這部人權白皮書體現了十八大提出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理念,這也將推動我國人權事業更加全面均衡持續發展。
白皮書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人權保障”這一部分指出,公民享有清潔生活環境權益進一步得到保障。2012年成功發射了環境一號C星,細顆粒物(PM2.5)被納入空氣質量常規監測指標。在監測的316個城市中,城市區域中環境質量好的城市占3.5%,較好的占75.9%,輕度污染的占20.3%,中度污染的占0.3%。西南政法大學人權教育與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張永和教授說,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不僅是在保護當代人的人權,更是在保護下一代、下幾代中國人的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