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司長施子海28日表示,為降低企業成本,今年以來國家發改委采取了降低電價,擴大輸配電價改革試點范圍,降低銀行卡刷卡手續費等多種方式,取得了顯著成效。未來,中國還將推出新舉措,不斷降低實體經濟成本。
為降低企業成本,今年以來,中國各級價格主管部門主要在五個方面開展工作,分別是較大幅度降低電價,繼續擴大輸配電價改革試點范圍;還有降低征信服務收費和銀行卡刷卡手續費,以及落實收費目錄清單制度,全面清理規范涉企收費;取消收費許可證制度等等。
其中,電價改革讓不少用電企業受益頗多。比如云南鋁業2015年用電超過160億度,由于參與了電價改革和市場化交易,電價從原來政府核定的大工業電價每度5毛1,降到了3毛6,每年給企業節省的電費就超過了10億元。云鋁股份副董事長于吉林說:“如果我們的電價水平沒有這樣的改革成效,還是原來的大工業政府定價水平,可能我們現在的銷售收入,包括我們的產銷量,不可能有增長,還可能有明顯的下滑。”
據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司長施子海介紹,今年以來,中國政府已經兩次降低電價,共為企業電費減負470億元左右,“一次是1月份,通過實施煤電價格聯動,燃煤機組上網電價、一般工商業電價平均降低每千瓦時3分錢,可減輕工商企業電費支出近300 億元。另一次目前正在組織實施,通過統籌利用取消化肥優惠電價等騰出的空間,可減輕工商企業電費支出約170億元。兩次降價合計,可減輕工商企業電費支出負擔470億元左右。”
另據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巡視員張滿英透露,下一步,國家發改委還將推出新舉措,繼續降低企業的用電成本,“一是通過統籌用好取消化肥電價的優惠等降價空間。二是通過輸配電價改革降低電網企業的輸配電費用,現在正在進行12個省級電網和一個區域電網的輸配電價交叉成本監審。這方面減掉的不相關的資產和不合理的費用,全部用于降低終端的銷售電價。三是通過推動電力交易市場的直接交易,使電力市場交易的價格能夠充分反映電力市場的供求狀況,目前供大于求的情況下,會有一定幅度的電力交易價格下降。”
目前,國家發改委正在統一組織對13個新增加的輸配電價改革試點省區電網公司交叉開展成本監審,預計8月底以前可以完成實地審核。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丁杰說:“去年通過對五個試點省區電網公司開展成本監審,核減了不應進入定價成本的費用大約有164億,根據成本監審結果,各個試點省區也不同程度的調整了輸配電價和終端的銷售電價。這樣對降低實體經濟成本,減輕消費者負擔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樣,今年輸配電成本監審工作完成后,其結果也將作為國家核定這13個試點電網公司的準許收入,制定調整輸配電價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