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昨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6月,我國境內投資者累計對外直接投資433.4億美元(折合2660.5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5%,與去年同期29%的增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商務部表示,對外投資增幅下降,既有趨勢性因素,也有技術性的短期因素,隨著政策的落實和經濟的向好,全年對外直接投資有望實現10%左右的增長。
“從趨勢性來看,中國的對外投資不可避免會受到全球經濟波動的影響,會受到國際資本流動大起大落的影響,也會受到國際投資保護主義抬頭的影響。所以,未來中國對外投資的增速如果略有放緩,也是一種正常的調整。”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除了長期趨勢性因素,去年同期基數大、宏觀經濟、匯率波動、國際市場價格等技術性短期因素也影響了上半年的對外投資增速。
在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國際經濟與貿易系主任劉元春看來,今年全球經濟復蘇情況并不樂觀,地緣政治引發的不確定性增多,企業投資的收益情況更加難料。
2002年,中國非金融類對外投資為27億美元,到2013年短短12年間增長了33倍。“因此,中國的對外投資從長遠來看是良好的,對外投資年度規模超過利用外資的規模只是一個時間問題。隨著有利于加快企業對外投資的改革措施再出臺、經濟企穩向好以及一些大型跨國并購項目的交割實施,今年對外直接投資有望實現10%左右的增長。”沈丹陽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