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與即期匯率雙雙走高,其中人民幣中間價年內首度出現月度升值,即期匯率則連續兩個月走高。縱觀人民幣匯率上半年走勢,人民幣兌美元在年初強勢后意外走低。可喜的是,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彈性顯著增強,打破單邊升值預期抑制套利資金涌入。全年來看,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預計仍將維持升勢。
月份 | 人民幣中間價漲跌幅 | 人民幣即期匯率漲跌幅 |
1月 | 0.13%↓ | 0.02%↓ |
2月 | 0.27%↓ | 1.38%↓ |
3月 | 0.50%↓ | 1.17%↓ |
4月 | 0.10%↓ | 0.66%↓ |
5月 | 0.19%↓ | 0.19%↑ |
6月 | 0.27%↑ | 0.68%↑ |
年度 | 0.91%↓ | 2.44%↓ |
在岸市場人民幣匯率月度、年度漲跌幅
據中國金融信息網人民幣頻道統計,在5月的20個交易日里,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有9個交易日下跌,11個交易日上漲,最大跌幅為55個基點,最大漲幅為138個基點。分階段來看,自6月6日人民幣中間價連漲三天,累計上漲257個基點,連續升破6.17、6.16、6.15三個重要關口。其中6月9日人民幣中間價大漲138個基點,創4月以來新高,為近18個月最大升幅。此后,人民幣中間價則一直圍繞6.1540上下波動。
6月30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1528。至此,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6月累計上漲167個基點,為年內首度出現月度升值,升值幅度0.27%。2014年以來人民幣中間價貶值0.91%,年內貶值幅度較截至5月末的1.18%有所收窄。
而在岸即期市場方面,人民幣即期匯率基本與中間價走勢一致。6月20個交易日里,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有9個交易日出現下跌,11個交易日上漲,其中最大跌幅達143個基點,最大漲幅為154個基點。可以看到,人民幣即期匯率波動區間明顯增加,單日破百點的波動幅度次數增加。
截至6月30日收盤,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報6.2050,6月人民幣即期匯率升值累計0.68%,連續兩個月出現月度升值,升值幅度也進一步放大。2014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跌幅也縮窄至2.44%。
2014年上半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走勢讓市場人士頗感意外。在去年人民幣強勢升值的背景下,市場對于2014年人民幣走勢一致看高。而在2014年年初,市場走勢也似乎在印證著這種預期。2014年1月14日,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盤中報6.0406,距離6.0關口近在咫尺,這也是即期匯率盤中歷史新高。而此后,人民幣匯率走勢令人“大跌眼鏡”。
從2月開始,人民幣匯率一路走低,大幅回調。4月30日,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盤中最低達6.2676,創2012年10月16日以來的最低點,同時也是2014年年內的最低點。2014年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最大貶值幅度一度達3.41%,將去年的升值幅度一筆勾銷。
對于人民幣貶值的原因眾說紛紜,分析人士都可以為自己的觀點自圓其說。主要觀點有兩個,一是中國經濟遭遇下行風險,人民幣在去年升值后需要回調盤整。另一個原因是新增外匯占款高企,央行有意抑制熱錢流入。
現在回溯人民幣上半年的貶值潮,爭論原因已經無太大的意義。在人民幣經歷貶值后,可以看到的是新增外匯占款的顯著下降以及人民幣匯率波動的新特點。
首先,人民幣匯率波動區間擴大。自2014年3月17日起,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1%擴大至2%。在這之后,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幾乎每日都會突破1%的波動區間,最大波幅達到1.78%。
第二,人民幣匯率呈現雙向波動,單邊走勢和單邊預期不再。在3月中期人民幣擴大浮動區間后,已逐步過渡到市場自動的行為,這標志著人民幣匯率開始步入雙向波動時代。
由于市場已不再是單邊押注人民幣升值,在岸人民幣匯率的弱勢也傳導至離岸市場。在此背景下,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出現看淡人民幣結構性存款產品,吸引未來看空人民幣的投資者。另一方面,香港多家銀行紛紛推出人民幣定存優惠利率,以吸收人民幣資金。
第三,央行干預減少,即期匯率的重要性增強。央行行長周小川此前屢次表態,逐步退出常態式的外匯干預。隨著波動區間擴大和單邊走勢的結束,央行在外匯市場的干預力度明顯減少,匯率走勢回歸市場化。
央行數據顯示,5月金融機構新增外匯占款386.65億元,這是金融機構外匯占款連續第十個月正增長,但增幅較4月大幅下降66.93%,創九個月新低。盡管當前中間價形成機制尚未改革,但即期匯率越來越代表了市場的買賣行為。開盤中間價引導匯率的作用減弱。
第四,影響人民幣匯率的因素增多。隨著人民幣單邊走勢的結束,市場預期也開始有所分化。判斷人民幣匯率走勢的因素由簡單變為多樣性。
對于未來人民幣匯率走勢的判斷,分析人士一致認為,年內人民幣升值仍是大概率事件。
中國金融信息網人民幣頻道特約專欄分析師、招商銀行總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表示,下半年人民幣匯率仍有升破6.1的機會。他表示,盡管目前人民幣匯率走勢仍然偏弱,但人民幣匯率走勢最終還是要取決國內經濟和外貿情況。如果下半年穩增長措施有效果,海外經濟復蘇引導外需增長,人民幣仍然有升值的空間。
國際金融問題專家、北京金融衍生品研究院首席宏觀研究員趙慶明在接受中國金融信息網人民幣頻道采訪時表示,盡管人民幣本輪貶值尚未結束,但全年“破6”基本無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