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6月24日發布的《2014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2013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重現增長,流入量增長9%。但一些新興市場的經濟脆弱性以及政策不確定、區域不穩定帶來的風險可能會對這一增長勢頭產生不利影響
發展中經濟體優勢明顯
盡管2013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重現增長,主要是受發達經濟體增長驅動,但發展中經濟體仍然保持了領先地位。2013年,流向發達國家的FDI增長9%,達到5660億美元,占全球總流量的39%,而流向發展中經濟體的FDI再創歷史新高,達到7780億美元,占總流量的54%。此外,1080億美元流向了轉型經濟體。在全球吸引FDI最多的20個經濟體中,發展中經濟體和轉型經濟體占到了一半。
從地區看,流入亞洲發展中經濟體的FDI保持全球第一的位置,遠遠超過了歐盟(傳統上全球第一大的FDI流入地)的水平。流入其他主要發展中地區的FDI均出現增長,如非洲增長4%,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增長6%(不包括該地區離岸金融中心)。
同期,從發展中國家流出的FDI也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來自發展中經濟體的跨國公司越來越多地收購發達國家設在發展中經濟體的子公司。發展中經濟體和轉型經濟體對外投資達5530億美元,占全球FDI流出量的39%,而這一比例在本世紀初只有12%。
投資自由化成國際主流
2013年,世界各國政府出臺的外資政策大多數支持投資自由化和鼓勵外國投資,同時在國際投資規則的制定上出現不同的趨勢。有些國家對于撤資顯示出關切,有的則試圖推動本國跨國公司將海外投資重新轉回國內。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的監測顯示,2013年,國家制定投資政策的導向依然是投資促進和自由化,有73%的政策是鼓勵外國投資的。同時,監管或限制性投資政策的比重從上年的25%上升到27%。倡導投資自由化的主要是亞洲國家和地區,而且大多數與電信產業和能源部門有關。調查顯示,2013年新出臺投資規定中有一半以上涉及投資鼓勵措施。
在國際層面上,投資條約的制訂在2013年呈現兩極分化。在連續幾年下降之后,國際投資協定的締結速度有所加快。隨著30份新的雙邊投資條約和14份“其他國際投資協定”的加入,全球國際投資協定的數量在2013年底接近3240份。2013年,締結雙邊投資條約尤為活躍的國家包括科威特(7份)、土耳其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各為4份)、日本、毛里求斯和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各為3份)。同時,越來越多的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的發展中國家在脫離國際投資協定體系。
投資于可持續發展目標
要實現聯合國確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需要巨大的投入。對發展中國家而言,預計每年的投資需求將在3.3萬億美元到4.5萬億美元之間。
按照目前可持續發展目標相關部門的投資水平,發展中國家面臨每年2.5萬億美元的資金缺口。公共資金不能滿足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全部需求,私營部門投資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私營部門參與可持續發展目標相關部門投資的水平相對較低。全球的銀行、養老基金、保險公司、基金會及跨國公司的資金,只有一小部分投向可持續發展目標部門。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認為,使最不發達國家的私營投資增長率從每年8%增加到15%,是一個理想的目標。
為此,貿易和發展會議提出了一整套政策建議,并強調應包括以下4個方面的平衡:一是在改善投資環境、消除投資障礙的同時通過監管保護公共利益的平衡;二是在保障私營投資者獲得有足夠吸引力的回報與為全體民眾提供可以負擔得起的服務之間取得平衡;三是在擴大私營投資與擴大公共投資之間取得平衡,并確保私營投資和公共投資實現互補;四是在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以及為最不發達國家實現有關目標作出更大努力之間取得平衡。
激發私營部門投資活力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建議,國際社會應采取有針對性的行動方案,激發私營部門的投資活力,助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一是新一代投資促進和便利化。這要求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建立投資發展機構,為可持續發展目標相關行業提出、推銷具備商業可行性的項目,進行招商引資并推動項目落地。
二是面向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投資鼓勵機制。重建投資鼓勵機制,特別是從“基于投資數量”的鼓勵政策轉向“基于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鼓勵政策,這有助于推動對可持續發展項目的投資。
三是可持續發展目標區域性投資合作。區域性和南南合作將有助于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投資,特別是通過跨國基礎設施和區域產業集群的開發和建設。
四是可持續發展目標投資新型伙伴關系。如由母國的對外投資機構與東道國的投資促進機構結成伙伴關系,或成立多邊機構間技術援助合作機制,為最不發達國家提供支持。
五是創新融資機制和金融市場的重新定位。建立新型可交易融資工具和可持續發展目標專門基金,金融市場的重新定位要求建立涵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更全面的審評報告制度。
六是轉變商務理念,培養投資于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專長。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為全球商學院設置了一套課程,著眼于提高學生對不發達國家投資機會的認識。同時,這些課程將為學生提供在發展中國家成功經營所需的技能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