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3,創業板的狂飆帶給投資者的驚喜仍難以掩蓋整個股市的艱難。
得益于2012年年中和年末出現的兩波上漲行情,機構們在2012年底對2013年躊躇滿志,正如當時經濟觀察報的調查文章《多頭們的2013》所闡述的那樣。
但2013年流動性持續偏緊下的“股債雙熊”,似乎再次印證了中國資本市場“熊長牛短”的宿命。這一年,互聯網金融甚至讓傳統金融人開始“懷疑人生”,圍繞經濟轉型而興起的新興行業則成為主題投資的熱土,有人“先知先覺”賺得盆滿缽滿,有人“思維固化”對盤空落淚。
那么,2014年究竟會怎樣?
在這辭舊迎新之際,經濟觀察報以《2014年機構投資者調查問卷》再次向基金、券商、保險、私募、期貨等機構的基金經理和投資經理征詢調查,透過百份機構投資者調查問卷,我們力圖描繪一幅機構眼中的2014——比2013更為焦灼。
流動性大考
經濟下行或成為大概率事件。
此次問卷調查中,50%的機構投資者認為,中國2014年GDP增速會在7.5%以下,而在去年的調查中,80%的機構還在把票投給“7.5%以上”的選項。對于將最大程度影響中國經濟增速的因素,44%的機構認為是房地產投資增速的下滑,25%認為是政府基建投資增速的下滑。
而正是在“調結構、去產能”、流動性持續收緊的宏觀背景下,2013年整個資本市場“喊疼”聲一片。持續性的流動性危機成為2013年“股債雙熊”的最大誘因,不時曝出的某某券商自營、資管巨虧成了2013年市場的最貼切注腳。
對于2014年的流動性問題,吸引了機構投資者們最多的注意。38%的參與調查者認為,“外部流動性方面,國內利率居高不下,貨幣政策繼續保持中性偏緊”,是最能影響2014年證券市場走勢的因素;“內部流動性方面,IPO重啟及優先股等引起的供需問題”,則吸引了20%的選票;“信用風險,地方政府債務等問題”、“企業盈利下滑”亦分散了一些比例。而在上一年的問卷調查中,77%的機構將最主要的因素定位在“新政府的改革預期”。
如此分歧,更見2014年的情況更為復雜、矛盾更為突出。
具體到2014年股票市場的流動性,53%的機構認為將呈現中等的態勢,37%則認為偏緊。
北京一家上市券商的債券交易部負責人向經濟觀察報表示:“偏緊的狀況未來還會持續,整個經濟去杠桿、擠泡沫、結構調整的大基調不會改變,即使有寬松的信號,也只是邊際上的調整,很難有大方向上的改變。”
謹慎與焦灼
在上一年的機構投資者調查問卷中,有83%的參與者信心滿滿,認為2013年更容易賺取收益。經過了一年的磨礪,面對未來,他們展現更多的,是一種謹慎。
在此次問卷調查中,有55%的機構投資者認為,2014年很難賺取收益,超過了半數;選擇“更容易賺取收益”的,僅有10%。
在各種不確定性面前,他們對于未來的走勢更為焦灼。32%的機構投資者認為,上證指數會全年震蕩調整(幅度在5%以內),19%的人認為會呈“V”型走勢,還有17%的人認為走出倒“V”型。分歧之大,可見一斑。
與之對應,機構投資者們對投資機會出現時間亦不算集中: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分別獲得了32%、26%、28%和14%的選票。而在上一年的調查中,一季度的投資機會就吸引力了64%的機構投資者。
較為一致的是,機構們“默契”地下調了2014年上證指數點位預測的中樞:有39%的參與者認為會維持在 2000點-2400點,32%認為會回調至 1700點-2000點,只有2%的人認為會達到3500點以上。要么原地踏步,要么大幅回調,這是機構們對2014年A股走勢的描繪。而在上一年的調查中,2000點到2500點和2500點到3000點,分別以69%和31%的比例,合計斬獲了全部選票。
2013年年中,滬指險些擊穿“建國底”(1949點)的山谷走勢,以及滬指全年在2000點-2500點之間的震蕩,證明了七成機構的預測準確,和三成機構的過分樂觀。對于2014年的預測,機構們更為保守,預測區間也趨于分散。
這種分散,也出現在對債券市場的預判上。上一年機構調查結果顯示,債市下行和持穩共計占比91%。的確,在史無前例的監管風暴和錢荒之下,2013年的債市跌入“寒冬”。而如今,機構眼中的2014年債市則呈現出另外一番景象。
通過此次調查發現,有36%的機構人士認為,2014年債市會上行,39%的機構投資者選擇下行趨勢,23%認為會繼續持穩。
分歧歸分歧,在2014年,參與本次調查的機構們,仍把最青睞的投資資產投給了股票,只不過股票的投票占比從上一年的77%降至43%。其他熱門的投資品種如低風險理財產品、債券、股權投資、金融期貨期權亦較受歡迎,但在上一年被看好的房地產、大宗商品,如今看好者已經不多。
而對于2013年風光無限的創業板,有33%的機構投資者認為2014年會呈現倒“V”型的走勢;20%則認為將“全年繼續低迷下跌”;另有15%的機構認為會震蕩調整(幅度在5%以內);僅有10%認為會呈上漲態勢。
在主題投資方面,40%的機構投資者看好新技術及其應用類的主題。
具體到產業領域,科技網絡與傳媒和醫藥、生物制藥成為最為看好的行業,得票率分別為50%和55%,與上一年金融、地產以及軍工的熱門大相徑庭。
在2013年的記者的一次采訪中,一位機構人士慨嘆:“現在感覺有點跟不上市場的節奏。”
這或許正是部分投資人共同的難題,市場不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