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13年11月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10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3.2%,其中食品類價格上漲6.5%,非食品價格上漲1.6%;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1.5%,環比持平。
點評:
1、10月份CPI較為平穩,主要是跟節日消費有關,由于食品價格回落,10月份食品價格環比下降,而非食品價格上漲較為明顯,尤其是服務類、旅游類。在糧食等基本農產品供應充足的背景下,未來兩個月物價大幅上漲的可能性較小,全年物價漲幅控制在3.5%以下應該沒有問題,預計四季度CPI漲幅將在3%以上。
2、10月份PPI同比下降,環比持平,顯示出經濟企穩回升,制造業的需求有上揚的趨勢,數據方面雖然有所改善,但改善的幅度并不顯著,產能過剩還是困擾整個工業,全球需求比較低迷,未來依然存在底部波動狀況,PPI要擺脫負增長和蕭條還需等待。
3、從10月份宏觀經濟數據來看,CPI同比漲幅小于此前市場預期,隨著經濟增速回落,未來通脹壓力并不具有較強的持續性。結合近期大盤的走勢變化分析,A股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前夕持續走低,市場對于改革政策紅利的預期大大降低,前期受到資金熱烈追捧的土地流轉、民營銀行、互聯網金融、油氣改革等題材股的炒作力度全面降溫。從目前市場的關注重點看,三中全會助推A股頂層設計,新股發行改革將是市場焦點。經濟轉型將繼續拉動成長性行業崛起,科技、媒體和通信產業、互聯網金融等成長性公司依然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改革紅利的釋放是一個長期過程,金改、土改、電改、油改、醫改以及國資國企改革等投資主題將具有非常強的生命力,經濟轉型過渡期需要培育新一輪增長周期的支柱產業。三中全會之后,對相關的改革受益行業及個股進行持續、深入的挖掘,將會成為A股市場的長期亮點,未來市場孕育著較多的結構性投資機會。在四季度宏觀經濟持續復蘇的背景下,后市大盤持續下跌空間不大,滬指短線擊穿2100點后有望迎來超跌反彈行情,銀行、電力等低估值藍籌品種的表現值得重點關注。在持倉配置方面,可以逢低適當加大節能環保、醫療服務、家電以及食品等板塊的投資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