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10月PMI數據為51.4%,連續4個月回升,創18個月新高,極大振奮了市場。于同一天公布的匯豐中國PMI終值為50.9%,連續3個月回升,也創下7個月以來新高。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10月匯豐PMI以及官方制造業PMI都顯示四季度經濟增長勢頭將持續。增長企穩也為加快結構性改革創造條件,期待即將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布一攬子改革方案,并對中長期可持續增長構成支撐。
持續至目前,政府已進行一系列措施進行簡政放權,加快了改革與調整結構疊加的效果,獲得好評,而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前夕,大家的目光也更多聚焦于各個領域可能出現的改革及后續釋放的政策紅利。
習近平總書記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PMI數據發布當天也向外界表示了對經濟的信心和改革的決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綜合多方分析人士的看法后發現,短期內最可能突破的是要素市場的改革,并且可以多將目光投向金融市場 。
經濟企穩創造改革良好前提
11月1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顯示,2013年10月,中國制造業PMI為51.4%,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回升,為18個月以來新高。
從官方公布的PMI指數的分項指標來看,需求和供給端都有所改善。
生產指數達到54.4%,較上月上升1.5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回升,該指數高于去年同期2.3個百分點。采購量指數在較高水平上繼續回升,達到52.7%,較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上,為9個月以來的新高。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表示,今年國家及時出臺的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政策措施效果逐漸顯現,企業預期穩定、發展信心增強,有力地推動了企業生產回升。10月份制造業生產指數為54.4%,為2012年5月以來的最高點,是制造業PMI連續回升的主要推動力。
需求的持續改善體現在新訂單指數已連續3個月保持在52%以上,處在去年5月份以來的較高水平。新訂單指數為52.5%,比上月上回落0.3個百分點。新出口訂單指數50.4%,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
中物聯報告稱,新訂單與新出口訂單兩個指數雖較上月略有回落,但屬于恢復到較高水平以后的正常波動,下半年以來需求端持續改善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
相較于官方PMI數據,同一天公布的側重于中小企業的10月匯豐PMI終值也連續三個月回升,為50.9%,與預覽值相同,創7個月以來的新高,9月終值為50.2%。其中,新出口訂單終值51.3%,為7個月以來的高位。
“10月匯豐PMI以及官方制造業PMI都顯示四季度經濟增長勢頭將持續。”屈宏斌說。
屈宏斌指出,一方面,穩增長政策仍在持續。盡管央行近期逆回購以更高利率水平重啟,但不應理解為貨幣政策基調轉為緊縮。通脹壓力也仍溫和,近期資本流入的加快以及財政支出的擴張也有助于整體流動性保持相對寬松。
在看到經濟利好信號釋放的同時,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提醒,要警惕產能過剩行業加快產能釋放,使三季度以來市場供需整體趨向均衡的態勢受到破壞,成為經濟企穩回升的不穩定因素。
摩根大通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期良好的經濟狀況為結構性改革提供了有利的環境。預計十八屆三中全會上將公布未來5~10年的經濟政策。如果不出意外,此次會議的主題將是深化經濟改革和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