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10月1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9月份,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8.4億美元,同比增長4.88%,連續第八個月實現正增長。如何看待上述數據?我國吸收外資是否仍將保持長期優勢?從今年以來實際使用外資的形勢看,我國引進外資的綜合優勢依然比較突出,投資者對華投資的信心沒有改變。
今年1至9月,我國吸收外資走勢相對平穩,并且逐漸有所回升。從2月份開始,吸收外資持續保持同比正增長。值得關注的是,我國吸收外資的結構持續優化。1至9月,我國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447億美元,同比增長13.28%,在全國總量中的比重達到50.5%。可以預計,我國全年利用外資規模仍將保持相對穩定。
我國引進外資優勢體現在多個方面。首先,在全球經濟形勢復雜多變的大背景下,我國雖面臨外需不足、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價格攀升等壓力和挑戰,但總體看,國民經濟將持續穩定增長,企業經商環境會不斷改善,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同時,我國現階段人口紅利并未消失,勞動力素質近年來明顯提高,通過教育和培訓,人力資源的優勢正在逐步轉化為人力資本優勢。
另外,我國利用外資的領域也在不斷擴大。隨著教育、醫療、金融、電信等領域的逐步開放,服務業正在成為新的引資增長點。而加大沿邊開放特別是向西開放力度、加快開放通道和物流設施建設、提升邊境經濟合作區發展水平,也為外資拓展了新的空間。
新一屆政府成立后,強調穩定宏觀經濟政策,著力釋放改革紅利,改善企業營商環境。今年以來,有利于進一步提高投資便利化程度的措施陸續出臺。如減少和下放一批投資審批事項,將注冊資本實繳制改為認繳制,簡化工商登記程序等商事登記改革內容,等等。這些措施都有利于外商來華投資。一些國外權威機構也對中國外資環境做出了自己的評估。如國際咨詢機構科爾尼公司發布的《2013年度外商直接投資信心指數報告》認為,中國人口眾多,居民收入持續增長,城鎮化進程加速,中國市場仍具很強的吸引力。
商務部外貿司副司長黃峰認為,一方面,中國已經進入提升利用外資水平和質量的新階段;另一方面,對于跨國公司而言,中國的引資優勢正逐漸從傳統的低成本、高稅收優惠向新的綜合優勢轉化,包括規模不斷擴大的國內市場、完善的產業配套、穩定的政治環境和法律制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