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新一屆政府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連發“三槍”,先后三次召開會議強調簡政放權,目前已經決定取消和下放了133項行政審批事項。分析認為,目前的經濟增長弱于預期,穩增長的政策分量正日益加重,應加快落實簡政放權措施,釋放改革紅利,激發經濟社會活力,促進經濟穩增長。(據中國新聞網)
新一屆中央政府履職以來,“改革”成為了熱門詞之一,如果說開始關于“摸著石頭過河”的言論反映的是新一屆政府對過往改革的一種傳承的話,那么時至今日“開弓沒有回頭箭”便是對改革擲地有聲的強大決心。這其中所傳遞的強烈信號,讓每個人都感受到一往無前的改革勇氣,前進銳氣,發展朝氣。傳遞出中華民族復興之路上的堅定信念,這是一種擲地有聲的承諾,用中國信心傳遞出實干興邦的“中國夢”,黨中央正在用中國信心向全世界顯示出黨和國家對于深化改革的堅定決心。
簡政放權是經濟穩增長的強力抓手。當前經濟穩增長,政策是關鍵,有效釋放改革紅利,簡政放權是必走之路,是在當前形勢下穩增長、控通脹、防風險,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迫切需要和重大舉措,輕裝上陣,方能快步向前。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有利于激發經濟社會活力,避免因行政審批環節過濫導致的行政辦事效率低下,充分發揮個人和企業的經濟自由,不斷推動市場主體創造社會財富,促進經濟平穩發展。
簡政放權是激活市場活力的猛藥良方。市場主體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是經濟發展內生動力的源泉,要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充分激活市場活力,簡政放權是一劑猛藥。尊重市場,才能利用市場,隨著市場經濟深入發展,分工不斷細化,公共需求也不斷擴大,政府需要不斷轉變職能,做好宏觀規劃、政策制定、公共服務及市場監督上,必然能進一步激活市場活力。
簡政放權是轉變政府職能的必然之路。“轉變政府職能的核心是下放權力。”政府最終的職能走向終歸是服務引導,簡政放權后隨之而來的必然是“政企分開”、“政事分開”、“政社分開”,不斷向企業、事業單位、社會下放權力,深入改革行政審批制度,下放審批權限,不僅能有效預防滋生腐敗,更是踐行“能簡則簡、能放則放、能快則快、能優則優”行政理念的有力舉措,也是逐步規范權力,讓公權力回歸公共服務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