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科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主持編寫的《2012中國新型城市化報告》稱,近十年來,中國城鎮化進程明顯加快,城鎮化率每年大約提高1個百分點;據此速度預計,到2020年,中國城鎮化率將超過60%。同時,有研究顯示,城鎮化每提高一個百分點,推動能源消費8000萬噸標準煤。2020年城鎮化達到60%時,將拉動全國8億噸標準煤能源消費。
新型城鎮化建設如火如荼的宏觀背景下,蘊含著未來中國對能源的巨大需求。
城鎮化巨大的能源缺口也意味著巨大的商機。在地方政府還在“摸石頭”的同時,嗅覺敏銳的商人已經開始試著“過河”了。
在河北廊坊,崛起于燃氣分銷的新奧集團,正在其掌舵人王玉鎖帶領下轉型為清潔能源整體解決方案服務商和泛能網接入服務商。王玉鎖認為中國燃氣分銷的版圖已趨于飽和,新奧必須盡快完成角色轉變。顯然,城鎮化亟待解決的能源問題便是新奧未來10年最大的機會。
如何把握住機會?新奧自主創新的“泛能網”技術被王玉鎖寄予厚望。“泛能網”是一個統籌各種技術和分布式能源的平臺。通過它連接生產端和應用端,并與計算機云服務系統相接,實現能量和信息的協同,從而降低能源成本。目前,新奧已開發了二三十個“泛能站”(泛能網的一部分),并相繼與洛陽、長沙、福建等21個省、市、工業園區簽訂了節能減排框架協議,幫助用戶提高能效。
事實上,城鎮化與能源革命二者相輔相成、密切關聯。在當前嚴峻的能源環境形勢下,需要通過能源革命,建立新的能源體系,才能為城鎮化經濟社會的平穩較快發展提供有效的能源供應保障。“十二五”規劃在強調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基礎上,明確提出,要構建安全、穩定、經濟、清潔的現代能源產業體系。廟堂之下,企業界對新一代能源體系有著自己的思考,新奧董事局主席王玉鎖經過多年產業實踐,對“新一代能源體系”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他認為當前正需要建立與發展可再生能源相適應的優勢互補的“現代能源體系”。“現代能源體系”應該具有可再生能源為主、化石能源為輔,因地制宜的多元能源結構;具有以分布式為主、集中式為輔,分布式與集中式互為補充的平衡供應模式;具有以需求為導向,供需互動,有序配置的智能用能方式。
然而,構建“新一代能源體系”不僅要達成能源結構的合理化,還需加速中國現有能源體制機制的市場化。同樣,也只有實現能源體制與機制的市場化,提高用能端的參與度,才能夠實現“供需互動,有序配置的智能用能方式。”加快能源行業市場化進程,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是構建現代能源產業體系的關鍵所在,也是難點所在。以市場體系最為核心的能源價格為例,我國的能源價格機制并沒有真正反映市場供需、資源稀缺程度和環境污染等外在成本。
能源結構如何趨向合理、多元、低碳,產業組織如何走向現代化,如何盡快建立市場化的能源體制機制?這一系列矛盾勢必阻礙中國能源體系變革的路徑抉擇與速度,達成“美麗中國”之下的城鎮化建設,正亟需各方破局既有能源體系,共同推動“新一代能源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