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昨日發布數據顯示,1-4月,北京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646.9億元,同比增長10%,較1-3月提高0.6個百分點,盡管幅度不大,但扭轉了今年以來增速下滑的態勢。業內分析,隨著一系列促消費政策出臺,未來消費增速有望進一步提升,實現全年消費11%的增長目標沒有問題。
數據顯示,4月,北京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63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9%,增速比上月提高4.1個百分點。從商品用途看,用類商品實現零售額422.8億元,同比增長20.5%;吃、穿、燒類商品分別實現零售額111.7億元、56.2億元、47.3億元,同比分別下降0.9%、0.4%和5.7%。
今年以來,北京消費增速呈現出下滑態勢,1-2月,北京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361.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2%,增速低于上年5.6個百分點;1-3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008.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4%,增速比1-2月回落0.8個百分點。
“從數據看,消費增速回升主要因為用類商品實現較快增長,彌補了吃、穿、燒類商品增速的回落。”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商務部市場運行調控專家洪濤表示,目前我國處在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階段,消費也在由此前的快消費向慢消費轉變,具體表現在吃、穿等消費增長明顯放緩。此外,政府今年以來嚴控“三公”消費,也在一定程度上對消費領域尤其是高端餐飲產生沖擊。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抄底搶購黃金的熱潮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加速。雖然北京市并未單獨公布這一類別的銷售情況,但前一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全國金銀珠寶銷售額達303億元,同比增長72.2%,成為最大亮點。
首都經貿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陳及認為,從目前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出口、投資、消費來看,出口主要依賴國際市場,并不是北京強項,對經濟增長貢獻有限;投資受政策性影響明顯,而且往往會產生一些副作用;從長遠看,只有消費增長比較穩定,對經濟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此前消費增速的回落已引起政府關注,市財政局、市商務委近期研究出臺了三項“促消費、保增長”政策。“目前消費對北京經濟貢獻超過60%以上,通過這些促消費政策,消費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將更加凸顯,實現全年消費11%的增長目標沒有問題。”洪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