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數據見證發展:2014年以來,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累計降低20%,以年均約2.9%的能源消費增長支撐了6.2%的國民經濟增長。煤炭消費比重從2014年的65.8%下降到2021年的56%,年均下降1.4個百分點,是歷史上下降最快的時期;清潔能源消費比重同期從16.9%上升到25.5%,占能源消費增量的60%以上。
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中國智慧能源產業聯盟聯合承辦的“‘可再生能源+儲能’裝備創新應用與示范推廣”論壇(分論壇5),將于8月27日下午14時30分在德陽舉辦。
南方電網8月11日發布的《關于成立廣州可再生能源發展結算服務有限公司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稱,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務院國資委關于授權設立北京、廣州可再生能源發展結算服務有限公司統籌解決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問題的復函》要求,研究成立廣州可再生能源發展結算服務有限公司,統籌解決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問題。
科技部等九部門印發《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其中提出,研發高效硅基光伏電池、高效穩定鈣鈦礦電池等技術,研發碳纖維風機葉片、超大型海上風電機組整機設計制造與安裝試驗技術、抗臺風型海上漂浮式風電機組、漂浮式光伏系統。研發高可靠性、低成本太陽能熱發電與熱電聯產技術,突破高溫吸熱傳熱儲熱關鍵材料與裝備。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17日到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調研并主持召開座談會,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講話精神,研究進一步做好能源電力供應保障工作。
8月11日,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發布《關于成立廣州可再生能源發展結算服務有限公司的通知》,為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 國務院國資委關于授權設立北京、廣州可再生能源發展結算服務有限公司統籌解決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問題的復函》要求,研究成立廣州可再生能源發展結算服務有限公司。
REPowerEU能源計劃將尋求多元化的能源供應,加快可再生能源推廣,取代加熱和發電用天然氣。
8月15日電 南方電網公司發布2021年社會責任報告,當中顯示,該公司當年固定資產投資1357億元;服務區域可再生能源發電利用率達99.8%。
當地時間9日,德國總理朔爾茨參觀了位于法蘭克福的霍希斯特工業園區。他表示,在向新技術和可再生能源轉型方面,德國工業將面臨重大變革。
“全球氣溫已接近1.5℃的升溫極限,這是避免氣候變化最壞影響的最大升溫極限。解決這場危機的關鍵是終結我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可再生能源就是答案。”8月9日,聯合國駐華協調員常啟德在2022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峰會表示。
當地時間8月8日,歐盟委員會批準通過意大利《國家經濟復蘇和韌性計劃》撥款45億歐元用于生物甲烷開發生產項目。
國家能源局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新增裝機5475萬千瓦,占全國新增發電裝機的80%。其中,水電、風電、光伏發電和生物質發電分別新增裝機941萬千瓦、1294萬千瓦、3088萬千瓦、152萬千瓦。
當地時間8月3日,聯合國秘書長全球糧食、能源和金融危機應對小組(GCRG)發布第三份報告,警告隨著烏克蘭沖突繼續肆虐,飆升的能源價格正在加劇數億人的生活成本危機。
LG新能源于今日發布了《2021ESG報告》并在報告中披露將在2025年實現全球所有生產基地RE100的計劃:其在全球包括韓國、北美、歐洲和中國等地區運營的生產基地將完成向RE100的全面轉換,這意味著LG新能源的全球生產基地日后將完全依靠可再生能源運營。
國新辦27日就“加快建設能源強國 全力保障能源安全”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表示,自能源安全新戰略提出以來,能源戰線堅定不移推動能源革命,能源強國建設進一步推進,能源安全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近年來世界上有些國家也意識到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根據國際能源署可再生能源工作小組,可再生能源是指“從持續不斷地補充的自然過程中得到的能量來源”。可再生能源泛指多種取之不竭的能源,嚴謹來說,是人類有生之年都不會耗盡的能源。研究認為,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可以滿足全世界能源需求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