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15日發布數據顯示,4月份,全社會用電量435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6%,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2.2個百分點,比一季度回落0.8個百分點。專家表示,用電量的增速回落一方面顯示當前經濟增長面臨一定壓力,同時也凸顯了我國經濟結構調整成效顯現。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用電量是經濟運行的“晴雨表”,用電量與經濟增長同步是正常的。4月份用電量增速比一季度有所回落,也比全年7.5%的GDP增長目標低近3個百分點,說明當前經濟增長面臨一定壓力。
據介紹,當前中國工業用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70%,而發達國家一般在40%左右。這其中鋼鐵、水泥、石化等高耗能產業的用電量消費又占到工業用電量消費的一半左右,用電量的波動跟這些行業的生產形勢有很大關系。
國家能源局統計,4月,中國第二產業用電量3265億千瓦時,增長4.0%,比一季度放緩1.3個百分點;其中重工業用電量2641億千瓦時,增長3.7%,比一季度回落1.6個百分點。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8.7%,比3月份回落0.1個百分點,比1至2月份高0.1個百分點,與一季度平均增速持平。這也與第二產業用電量變化相同。同時,4月份工業用電量增速尤其重工業用電量增速出現回落。
專家表示,盡管用電量增速總體回落,在用電結構上還是出現了一些新變化,凸顯經濟結構調整成效初顯。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產業結構繼續優化,一季度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49.0%,比上年同期提高1.1個百分點,高于第二產業4.1個百分點;內需貢獻繼續提高,最終消費支出占GDP比重為64.9%,比上年同期提高1.1個百分點;節能降耗繼續取得新成效,萬元GDP能耗同比下降4.3%。
表現在用電量上,1至4月,全國第三產業用電量2116億千瓦時,增長6.5%,增速快于第二產業;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2378億千瓦時,增長6.6%,高于全國平均增速。